> 技巧
中华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是鱼类共同祖先古棘鱼的后代。 中华鲟本身具有一系列原始特征。 它不仅是介于软骨鱼和硬骨鱼之间的一个类群,而且是硬骨鱼中比较原始的一个类群。 它在分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前的周朝,中国人就将中华鲟称为金枪鱼王。 唐代诗人曾有一首关于中华鲟的诗:“目如珠,鳞如金,波涛常起又落,须上江龙门,不亦见”。不叹江湖岁月。” 今天我们就来揭开“水中活化石”——中华鲟的神秘面纱。
中华鲟是低等硬骨鱼,是我国特有的河海洄游鱼类。 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干流及东海、黄海。 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中华鲟被认为是长江水生动物保护旗舰物种和长江水生生态系统健康的指示物种。
中华鲟的体形奇特,与普通鱼类有很大不同。 体呈纺锤形,头部大而细长,眼睛内缩。 上下唇有角质乳头。 嘴前有4根小胡须。 眼睛小,呈椭圆形,后面有水孔。 鳃孔较大,鳃膜与峡部相连。 鳃耙是短柱状、细而尖的。 尾部上叶长,下叶短,尾鳍弯曲。 全身的骨头都是软骨。 肠道结构独特,内部有7~8个漏斗状螺旋瓣。 头部和背部呈蓝灰色或灰棕色,腹部灰白色,各鳍呈灰色。
中华鲟是大型溯河产卵鱼类,最大体长5米中华鲟哪个部位有毒,常见体长40-130厘米。 又被誉为“长江鱼王”。 中华鲟在大海中生长发育。 成虫性成熟后,每年6-7月进入长江,开始向上游迁徙。 次年10月至11月在长江中上游产卵场繁殖。 整个养殖过程需要15个月以上。
中华鲟入河后,须在河中停留一年,次年10月到达产卵地。 这一年里,中华鲟并不总是逆流而上,而是游走停停,有时在河道坑洼处潜伏数天一动不动。 古人有“龙出长江、淮河、黄河、辽河深水中”、“亦居岩石急流间”的记载。
因此,在长江流域,中华鲟养殖种群包括两个群体:新群体和老群体。 新群是准备来年产卵的亲鱼,老群是当年要产卵的亲鱼。 繁殖群体的数量间接反映了中华鲟种群的数量和动态变化,也是影响中华鲟能否成功繁殖的重要因素。
中华鲟的产卵场选在河底多岩石或卵石、水流湍急、含沙量低的河段。 产卵后,雌性亲鱼很快开始下降到河流中。 卵是粘性卵,附着在河底的岩石或砾石上。 当水温17~18℃时,受精卵约5~6昼夜孵化。
刚孵出的幼虫有一个巨大的卵黄囊,看起来像蝌蚪。 它们沿着水面漂流,大约 12 至 14 天后开始进食。 次年春季,幼鲟逐渐下江,5月至8月出现在长江口崇明岛地区。 9月以后,体长达到30厘米的幼鲟逐渐离开长江口浅滩,进入大海进行培育生长。 幼鲟在海洋中长大后,就会回到出生地繁殖下一代。
但由于水利工程建设,主要是葛洲坝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华鲟的洄游路径被彻底切断,使得中华鲟无法顺利到达天然产卵场。 它被迫在葛洲坝下游寻找合适的新产卵场。 但三峡水库蓄水改变了长江中下游径流时空分布格局,影响了新产卵场生态水文要素的变化。
长江中华鲟的洄游通道被切断,产卵场被破坏,生活史进程被打乱。 此外,还有水体污染、过度捕捞等因素,导致野生中华鲟资源锐减。 经调查,中华鲟已经7年没有自然繁殖,这表明它正在失去自我维持能力,面临野外灭绝的风险。
1976年,国家提出人工繁育放流保护中华鲟。 中华鲟繁育放流是弥补自然繁殖不足、显着提高早期生活史成活率的有效方法。 长江十年休渔也给中华鲟的生存环境带来了重大变化。 水更清澈了,鱼也更多了。 这显着提高了繁殖放流的成活率,对野生种群的恢复大有裨益。 此外,还采取多项措施保护中华鲟。
实时监测系统对现有产卵场的水生生态环境、亲鱼培育、苗种培育、洄游环境、种群资源等进行监测。 继续开展中华鲟产卵监测,在长江干流、长江口和海洋开展中华鲟监测。 监测时寻找自然繁殖地,然后通过人工改变来改变繁殖地的环境。
关注中华鲟在海洋中的生活史,建议采取建立保护区等保护措施。 启动中华鲟海洋保护区建设,选择底栖生物丰富的水域,划定保护区,为中华鲟生长发育留下充足的生存空间。 空间。
实施葛洲坝产卵场等重点栖息地恢复工程,推进新产卵场建设,研究开通长江中上游洄游通道。 利用三峡工程特点和金沙江下游强大的梯级调蓄能力,通过梯级联合调度,改善葛洲坝下中华鲟产卵场的水文环境。 中华鲟养殖期间,通过联合调度,将水温维持在18℃至20℃。 其变化节奏更接近自然过程,更好地满足中华鲟性腺发育和产卵活动的需要。
十年休渔,为中华鲟等珍稀特有鱼类的保护提供了机遇,促进受损的长江水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健康。 我们相信,通过努力,我们一定会看到中华鲟种群畅游长江!
- 上一篇: 中华鲟哪个部位有毒?中华鲟鱼的部位不能吃
- 下一篇:
猜你喜欢
- 2024-01-12 中华鲟哪个部位有毒?中华鲟鱼的部位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