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钓
武汉钓鱼术语帮助新手快速上手
“这里有很多年轻女孩,上次来曼堡,我就得保护她们。”
对于刚入行的人来说,听到钓友的暗语,第一反应就是傻眼。直到混了半天才知道,“青姐”是青鱼,“满跑”就是把钓到的鱼全部带走,“爆守”就是鱼钓得很好,拿着鱼的鱼卫已经满了。
有热心网友整理了一批武汉钓友常用的行话,供初学者学习。有徐州网友前往武汉钓鱼论坛进行交流。看完“行话”,他们感叹道:“我终于明白它们是什么鱼了!”
棒棒=草鱼
平行进口=肥头鱼
鞋盘=鲫鱼一斤以上
麻将棋子=小鲫鱼
青梅=蓝色的鱼
毛子=鲤鱼
快快=鳊鱼
人参=白条
刀=卷嘴白唇
桂桂 = 桂鱼
Gagu=黄鲶鱼
爬=乌龟
1 铲子 = 1 磅鱼
1 鳞片(1 英寸)= 10 磅鱼
打鬼(空军)=钓鱼却什么也没抓到
防爆=良好的钓鱼体验
撬塘=一家人鱼塘一起去钓鱼,钱是按人头算的,钓到的数量是一样的。
全力奔跑=捕获任何你捕获的鱼
菜园=我们经常钓鱼的地方
FB=腐败,指的是在家里的鱼塘里钓鱼
Titi=别人钓鱼的时候,他就充当服务,向他学习技术。
泥河水库小钓,鱼拖着鱼竿跑了
轻松的心情和突如其来的惊喜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爱上钓鱼
46岁的张斌是一位“轻钓友”——喜欢但不沉迷。近年来,他每个月都去钓鱼,但不玩装备,工具加起来还不到1000元。他“只是享受钓鱼的乐趣”。
张斌经常和朋友到黄陂木兰山附近的泥河水库钓鱼。我一早就开车去了木兰山,沿着山路到了附近的一座山顶,停好车,然后沿着山间小路走下去。半山腰是泥河水库,一池碧水躺在山的怀抱中。
几人拿出随身物品,就位,相隔三五米坐下,等待鱼儿上钩。周围绿树成荫,鸟儿在树枝上轻快地跳跃。空气中充满了泥土和树木的香味。偶尔有小昆虫从岸边岩石的缝隙里爬出来。非常安静。温暖的阳光照在我的身上,我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快点,快点,鱼竿已经被鱼拖走了!”突然,张斌被朋友的尖叫声吵醒了。他下意识的看了一眼自己的手,发现手上确实是空的。鱼竿已经浮进水里了。幸运的是,距离海岸不远。我赶紧脱掉鞋袜,冲到水边捡起了鱼竿。我觉得那一端很重,必须用力才能拖。当我把它拉上来时,只见鱼钩上粘着一条巨大的鲢鱼,至少有半米长!这下大家高兴坏了,连喊道:“午饭来了。”
也许正是这种极度放松和突然惊喜的状态,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钓鱼的行列。与年长的钓友不同,年轻人经常聚集在网上钓鱼,带着烧烤架和足球,把钓鱼变成了一项热闹的户外活动。
还有喜欢安静的钓友。他们两三人一组或独自一人,带着随身物品来到水边,等待鱼儿上钩。他们放飞心灵,感受天地的和谐。
武汉钓鱼论坛“诱鱼下水”管理员介绍,武汉流行两种钓鱼方式。一种是传统的钓鱼方法,只需要最基本的设备,全套100至300元即可完成。另一种是台湾钓法,强调抛竿、压线、提竿、抄鱼、挑鱼、护鱼一气呵成。做台钓的人对装备非常讲究,喜欢使用高档的玻璃纤维、碳纤维鱼竿。他们配备齐全的渔具和辅助设备。很多人花一万多元购买全套设备。
武汉湖泊较多,适合长竿钓鱼。 “长竿钓法”闻名全国。这种钓法首先要“打窝”:将豆饵拌匀,撒在要放钩的水面附近,以吸引鱼。然后,将蚯蚓等饵料穿在鱼钩上,放入水中,引诱鱼儿在巢穴附近停留。掌握正确的方法,钓友们即使不用千元以上的鱼竿,也常常能钓到十几公斤重的大鱼。 “躺鱼入水”表示,圈内经验丰富的钓鱼人的装备大多在1000至4000元,他们不会盲目追求装备。
来自武汉的老钓友李伟说,十年前,一包鱼饵只要1块钱。随着价格上涨,现在大多涨到2元,有的地方卖到3元。这些“消耗品”的涨价,导致钓友的爱好成本大幅上涨,每个月的钓鱼费用都会增加数百元。有时下雨了,李伟干脆在地里挖蚯蚓,用白酒泡过的米打窝,这样就省了不少钱。
争夺鱼儿也很有趣
武汉当地的钓鱼论坛上,少不了记录钓鱼结果的版块,号召网友对比钓鱼记录。
一位“爱上漂浮”的网友日前回到家乡,在附近的水库玩得很开心。他忙在网上炫耀成果:图片中,角落里整齐地摆放着20多条鱼。网友纷纷评论:“都是好东西”。 。有网友晒出自己在黄陂沂水河捕获的鳜鱼,让人眼红。
也有网友兴奋地带着装备,逛了一整天却空手而归。这样的情况总是让很多钓友安慰,纷纷帮忙查找原因并给出建议:是位置选得不好还是水流太快?还是窝筑不好,鱼不吃饵?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野钓的乐趣就在于收获的奥秘。有时钓到的鱼自己吃不了,可以送给邻居;有时鱼“煮了一天”却空手而归。由于害怕向妻子解释困难,他在回来的路上去市场买了两条鱼,并假装这是自己的收获。然而,他的妻子发现鱼嘴上并没有钩痕。这个善意的谎言立刻被揭穿,变成了笑话。如今,一些渔场附近出现了“精品渔场”。里面的鱼很肥,很容易钓。如果遇到“空军”,可以直接去那里武汉钓鱼论坛,不用担心回国时留下解释。
123
猜你喜欢
- 2024-01-17 武汉钓鱼论坛,武汉网游公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