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巧
特别公告。
此前,11月30日,农业农村部在其网站发布消息,外来入侵物种防控部际协调机制办公室负责人就加强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答记者问的外来入侵物种。
对于制定《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的物种选择的主要考虑因素和依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主要有四点考虑:
首先,危害程度严重。 严重危害侵染地区农林牧渔业生产,可造成种植农作物、栽培物种大面积减少甚至绝收的物种; 或对入侵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构成重大威胁的物种。 一旦发生,将导致当地本土生物大量死亡。 物种。
其次,传播速度快。 发生面积大或对某一地区有潜在威胁并易于借助风或水流迅速传播的外来入侵病虫害和植物; 或在我国长江、珠江等多个重要水系中发生过的外来水生动物入侵。
三是防控管理难度大。 对农田、森林、草原、城市绿化带等各种生境构成威胁的物种,管理难度大,需要多部门综合协调,拦截和控制物种。
第四,危害形式多样。 除了威胁农林牧渔业生产和生物多样性外,本身含有毒素或通过咬伤等方式对人畜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物种。
下一步,将通过以下五项措施,进一步加强综合防控:
一是强化源头预防。 继续开展“国门绿盾”行动,加强入境货物、运输工具、邮件、跨境电商等渠道检疫,及时消除和处置发现的入侵物种。 加强对境内跨地区运输种子、种苗、植物产品、水产种苗的检疫监管。
二是加强普查工作。 摸清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数量、分布范围、发生区域和危害程度,研判外来物种入侵和扩散趋势,为科学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三是加强监测预警。 依托现有监测网络,优化监测站(点)布局,加强对重点物种发生区和入侵高风险区的监测,力争做到早发现、早应对。
四是强化精准治理。 分类别、分品种制定防治技术指南,明确防治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和主要措施,实行“一策一策”精准管理。 指导各地因地制宜采取物理清除、喷洒农药、生物防治等措施实施防治和消灭。
五是强化科技支撑。 加强物种防治技术研究,开发绿色防治技术产品,完善调查监测、综合防治等技术标准和规范,探索形成安全高效、经济可行的综合治理技术模式。
猜你喜欢
- 2023-11-28 鳄雀鳝 美食主播直播食用珍稀野生动植物涉事平台也应担责
- 2023-11-28 探秘北太平洋巨型章鱼的惊人秘密!太恐怖了!
- 2023-11-26 吃鲈鱼为何要少吃?有什么营养价值价值?
- 2023-11-26 长江刀鱼最高峰能卖7800元一斤!你吃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