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钓鱼网,请记住本站域名 www.yu81.com
以鱼为媒,以钓会友。

首页 > 钓鱼视频 > 四海钓鱼 > 装备发烧友

精养高产技术要点黄颡鱼性情温驯抢食能力弱

admin2 2023-11-14 装备发烧友 评论

集约化高产技术要点

黄颡鱼俗称黄颡鱼,广泛分布于各大江河水系,以鄱阳湖所产品种品质最佳。 黄颡鱼以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1、池塘条件:精养高产鱼池要求水源良好,排灌方便,面积1334-3335平方米(2-5亩),适宜水深1.5-2米,水质淡水水质优良,溶氧丰富,池底淤泥少。 静水池必须配备增氧机。 育苗前7天排净池塘水,每667平方米(1亩)用生石灰100公斤对池塘进行消毒。 第三天注入新水,用“901鱼冲精”杀灭水蜈蚣、蝌蚪等天敌,提高黄颡鱼苗的成活率。

2、鱼苗采用鄱阳湖地区人工养殖的​​黄颡鱼鱼苗放养。 6月初它们可以长到1.5厘米。 最好先在水泥池或小土池中暂养10天,待其达到3厘米左右的夏花大小后再放池。 临时饲养期间以饲喂红虫和鱼肉末为主,后期则混合粉状配合饲料。 放养量取决于池塘条件和饲料安全水平。 一般每667平方米放养量可达5000-8000尾。 一般情况下,经过120-150天的饲养,尾重可达到商业规格100-150克,667平方米水面单位产量为500-800公斤。 黄颡鱼性情温顺,抢食能力较弱,不宜与其他食性鱼类混养。 从调节水质、合理利用天然饵料的角度考虑,需要混养大型(100克/尾以上)鲢鳙鱼种,密度为每667平方米200尾左右。 混养鱼类单产可达150公斤。

鱼苗放养前应用3.5%食盐溶液或60毫克/升甲醛浴消毒5分钟,杀灭表面细菌和寄生虫。 由于气温较高,最好在盖有彩布的笼子里进行。

3. 饲养黄颡鱼是杂食性鱼类,偏爱动物饲养。 集约化养殖、高产的前提是投喂大量优质饲料,做到科学饲喂。 需要设置2-4个食物站并对鱼进行驯服,使鱼在固定时间聚集在固定地点抢食。 尾重20克前,将鱼肉与粉状配合饲料混合,加水揉成球状饲喂; 尾重20-50克时,投喂粒度1.5毫米、粗蛋白含量35%-40%的配合饲料(或破碎的鱼苗饲料); 如果尾重超过50克,则改用粒度为2.5毫米、粗蛋白含量为30%左右的配合饲料。

饲养期间严格遵循“四定”饲养条件:一是定点。 饲料应在饲喂台上或附近饲喂。 不要在整个池塘里随意投食,也不要与鱼改变位置。 第二是时机。 每天上午9点至10点喂日饲料量的1/3,下午4点至5点喂2/3,每次30分钟,按照“慢、快、慢”的节奏喂,避免营养不良溶解和损失。 三是量化。 每日投喂量随水温和鱼体生长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 每日投喂量为3%-8%。 一般为大部分鱼吃饱并在喂食后1小时离开餐桌的程度。 四是确定质量。 确保饲料新鲜、没有变质。 在价格合理的前提下,选择蛋白质含量高、营养均衡、适口性和稳定性好的优质饲料。 一般情况下,饲料系数为2.5左右。 滨湖地区野生鱼类资源丰富,可饲喂冰鲜鱼肉,降低饲养成本。

4. 水质管理 黄颡鱼喜清水,要求池水溶氧达到5毫克/升,每天大部分时间不少于3毫克/升。 由于精养池塘密度大,投喂大量高蛋白饲料,粪便和残渣很容易使水质恶化,导致缺氧浮头,甚至池塘泛滥。 养殖期间,一方面要定期注入新水,更换旧水,保证水质鲜、活、嫩、爽; 另一方面,必须合理使用增氧机,充分利用其搅水、增氧、充氧功能,避免池水营养不良导致低溶氧综合症。

5、鱼病防治 自然水域中的黄颡鱼很少发病,但集约化、高密度的人工养殖,容易爆发细菌性和寄生虫病。 经常清洁食台、清除残留饵料、对食台进行消毒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饲养期间应定期对水体进行消毒,如全池泼洒0.3毫克/升强氯或20毫克/升甲醛、0.7毫克/升硫酸铜与硫酸亚铁混合液,并配合口服呋喃西林。 (每公斤饲料0.5克,连续饲喂7天),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如果病情严重,还可以拉网,用50~60毫克/升甲醛药浴5分钟。 另外,每半个月每667平方米施用15公斤生石灰,既可以调节水质,又可以预防鱼病的传播。 鱼苗放养和饲养管理

鱼苗放养

放养密度:每英亩5万至10万尾。 最好单独抚养它们。 放养苗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鱼苗放养高度必须在0.9厘米以上,活力良好,游动正常,即食。

⑵ 同池鱼苗必须是同一批次的。 避免栽培规格不均匀,放养时操作轻快,放苗时注意温差。 温差不应超过2℃。

⑶ 鱼苗放养前一定要试水。 方法是:将一桶池水装满几条鱼苗。 经过12小时的观察,如果没有异常情况,就可以放心放养鱼苗了。

饲养管理

⑴水质管理:将鱼苗放入浅水池(40-60厘米),然后每隔3-5天换水一次,每次8-10厘米,保持一定的水色,透明度控制在30 -40厘米。

⑵投饵:鱼苗入池后,不投饵料或少量颗粒饲料。 一周后,每天早、下午各喂一次,每日用量为每万株苗配合饲料0.25-0.5公斤。 配合饲料参考配方:鲜鱼酱35%、豆饼粉25%、麦麸23%、玉米粉15%、粘合剂2%。 投喂方式:根据黄颡鱼的集群摄食习性,采用多点集中投喂方式,投喂面积占池塘面积的6-10%。

混养技术

黄颡鱼养殖技术_主养黄颡鱼成鱼养殖模式_黄颡鱼养殖技术视频

黄颡鱼是底栖杂食性鱼类,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经济价值极高。

是一种市场潜力巨大的养殖品种。 黄颡鱼适应性强,生长速度比鲤鱼慢。 然而,该物种本身生长得更快。 当年培育的鱼苗当年即可达到商业规格,群体产量较高。 由于目前人工养殖技术尚不成熟,大规模人工养殖困难,因此开展混养势在必行。 鱼塘混养黄颡鱼有以下优点:一是可以捕食塘内低价值的小杂鱼虾、鱼渣、有机残骸、浮游动物等,从而提高鱼塘的净产量。 。 其次,黄颡鱼以水体中的锚头鳗等寄生虫为食,可以减少鱼病的发生。 三是在不影响主种产量的基础上,每亩饲养黄颡鱼5~20公斤,每亩效益100多元。 现将混养技术介绍如下:

成鱼池混养

成鱼池混养黄颡鱼时,对池内主要鱼类没有严格要求。 黄颡鱼可混养在养殖四大鱼类的鱼池和主要饲养食用鱼(如鲤鱼、鲫鱼、罗非鱼、淡水白鲳等)的鱼池中。 鱼池面积20至30亩,水深2至2.5米。 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充排水方便。 一般每亩投放黄颡鱼40~50尾,每条鱼规格3厘米~4厘米,每亩可增加黄颡鱼收获量5~8公斤。

亲鱼池混养

亲鱼池混养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亲鱼池的水域空间,提高亲鱼池的利用率,而且黄颡鱼可以吃到亲鱼池中一些与亲鱼竞争的小型野生鱼类。用于食物和氧气。 亲鱼人工养殖完成后,每亩可放养黄颡鱼40~60尾,规格2厘米/尾~3厘米/尾,每亩可增产黄颡鱼6公斤~10公斤。

成蟹池混养

蟹池混养黄颡鱼可以充分利用蟹池天然饵料生物资源。 一般一个蟹池面积30~50亩,水草覆盖率50%左右。 蟹种放养后,每亩放养黄颡鱼30~50尾,规格3厘米/尾~5厘米/尾。 这样可以增加每亩黄颡鱼的数量。 鱼5公斤至10公斤。

河沟混养

主养黄颡鱼成鱼养殖模式_黄颡鱼养殖技术_黄颡鱼养殖技术视频

河沟里有很多低价值的野生鱼类,黄颡鱼混养可以节省人工饵料。 一般每亩投放黄颡鱼40~60尾,规格为2厘米/尾~4厘米/尾,可将黄颡鱼数量提高到每亩6公斤~12公斤。

大水面混养

黄颡鱼大水面混养,群体产量高。 不影响主种产量,不需要额外投喂。 一般每亩投放黄颡鱼40~60尾,每条鱼规格3厘米~4厘米,可使黄颡鱼每亩投放量达到8~15公斤。

防范措施

无论采用哪种混养方式,在饲养管理中都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保持高溶氧水体。 黄颡鱼对池水溶氧要求较高,混养时要求水质新鲜,溶氧充足。 生长季节应及时添加新水,高温季节应勤换水。 最好保持微流水。

2、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和饲养规格。 根据水体中食物的生物量,科学合理地确定混养比例和放养规格。 一般水体混养30~60尾为宜,放养规格为3厘米/尾~4厘米/尾。 如果密度太高、规格太小,年底就达不到市场规格。

3、黄颡鱼在鱼池混养后,不再适宜混养其他肉食性鱼类。 沼虾、淡水小龙虾养殖池不宜混养黄颡鱼。

4、在养殖过程中,如果发现黄颡鱼体型太小,则说明鱼池中天然饵料生物量不足。 可适当添加小杂鱼虾、家养鱼、夏花,也可投喂人工配制的黄颡鱼专用饵料。 投喂人工饵料时,应先投喂主种(投入浅水区),后投喂黄颡鱼(投投深水区)。 黄颡鱼有白天躲藏、晚上出来的生活习性,所以喂食应以夜间为主。

5、蟹池混养黄颡鱼。 由于河蟹和黄颡鱼在生态上处于同一水层,很容易造成两者争夺生态地位的竞争。 因此,蟹池内必须保持足够的天然饵料生物,否则会影响黄颡鱼的摄食效果。 可提前在蟹池中每亩投放300~400公斤的螺蛳,以及一些带卵鲫鱼、带卵青虾,让其自然繁殖,为河蟹、黄颡鱼提供免费食物。

Tags:饲料 厘米 规格 水质 饲养

栏目排行
栏目推荐
    热门tag
    饵料 鲫鱼 路亚 鲈鱼 海钓 竞技 海竿 野钓 抛竿 手竿 比赛 翘嘴 饵料配方 窝料 泄力器 遛鱼 船钓 夜钓 爆炸钩 冰钓 北京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