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钓鱼网,请记住本站域名 www.yu81.com
以鱼为媒,以钓会友。

 > 钓鱼视频 > 四海钓鱼 > 装备发烧友

青岛近海还是引人为傲的钓鱼乐园

admin2 2023-11-18 装备发烧友 评论

放下电话后,我萌生了写下这次钓鱼经历的想法,忠实记录外海的鱼情和我们的收获。

5月4日

家里正准备明天出发,不禁想到了在近海钓鱼是多么的艰难。

曾几何时,青岛近海是令人自豪的钓鱼天堂。 老子头、大黑栏、雷达山、甘水湾、南山、大桥、小桥、马蹄礁、三号浮、四号浮、“二洋”、蛤蜊滩、大公岛等海域,虽然都近在咫尺眼前的一切可以让渔民们一次次来到这里流连忘返。 更远的海域如千里岩、朝莲岛、长门岩、灵山岛、天横岛等,10年前很少有人涉足。 如今,由于围垦、污染、湿地侵蚀等人为原因,胶州湾这个各种鱼虾洄游栖息和产卵的重要场所早已面目全非,名声不再好。 出于同样的原因,在其他近海海域,往往大海捞针难,海里无鱼,让渔民们高兴却失望。 近海鱼类资源的稀缺从海鲜市场就可以看出,其中三分之二是人工饲养,其余多为近海捕捞和从南方进口。 面对近海捕鱼的尴尬,很多人都去远海捕鱼。 事实上,他们是被自己的爱好逼着去“苦海”中寻找乐趣的。

在外海钓鱼需要很长的时间,少则一周,多则十个半月。 其次,难以预测随时可能出现的风险。 我之所以和老唐一起去钓鱼,不仅是因为我们很熟,还因为他熟悉海域,钓鱼技术也很高。 曾在工厂、政府机关、房地产公司担任过各种规模的老板。 他从小就喜欢钓鱼。 他几十年来一直坚持这个爱好,10年前就拥有了自己的渔船。 几年后,他拥有了一艘二手日本运活鱼专用船,并将其命名为“永顺”号。 从此,他将爱好与事业融为一体,将海底捞作为另一次创业,开始了职业海底渔民的新职业生涯。 一批又一批的人们慕名而来,永顺已成为他们施展才华、创造财富的新平台。

海底捞需要你能耐得住寂寞、吃苦,还需要你有冒险的勇气和毅力。 每年深秋初冬,永顺轮就开始海上作业。 冬天的大海冰冷潮湿,时不时伴随着狂风巨浪。 老唐带领大家乘风破浪,努力拼搏。 几年下来,大家都有了稳定的收入,都成了钓鱼能手。

在外海钓鱼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是采用现在的方法,使用手线。 所谓拉流,是指船先逆流行驶一小段时间,然后在钓点处顺流漂回(“钓点”是渔民的俗称,指的是水下的礁石或沉船) ,鱼类繁殖和聚集的地方)。 漂流过程中,渔民用手线钓鱼。 我习惯使用鱼竿,考虑到船上的手线,我选择了硬度强、适合深水的鱼竿和绕线轮。 我还去渔具店买了一个大的坠子和鱼食,我把它们和鱼钩、鱼线、剪刀、钳子等一起装进钓鱼箱里。 为了防止海上天气多变,我还把羽绒服塞进了行李包里。

5月5日

天气晴朗,阳光灿烂。

按照约定,九点前就到达了中原码头。 永顺号已经停靠在那里。 走近了,只见船的前甲板上有一台起网机,船头堆放着一堆尼龙网,看起来有点像渔民捕鱼用的。 平时开船的顾师傅说,老唐的父亲住院了,可能会晚点来。 听完之后,我心里开始嘀咕。 老唐的父亲已经年近九十了。 如果他住院的话,那可不是一个小问题。 老唐还能出海吗?

正当他想着的时候,一个戴着潜水镜、穿着潜水服的男人从水里爬上了船舷。 小谷说船的摇摆(渔民对船螺旋桨的俗称)被东西缠住了,所以他请了蛙人帮忙清理,否则他就无法离开。 我说:不行,船的螺旋桨上面有一个洞,把活动隔离板掀起来清理一下就可以了,这么大的船没有活动隔离板,得请专业人士。 说话间,小顾眼中的一个同事送来了很多纸箱和麻袋,有肉、有蔬菜、有大米、有馒头、有啤酒,都是吃喝的。 经过长途海上旅行后,任何人都很难确定我们何时能够返回。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首先,填饱肚子的东西一定要准备充分。 小顾说:“船上的淡水已经加满了,就等着加油加冰了。” 他话音未落,加油车就到了,很快2000升柴油就被注入了油箱。

这时,老唐急忙走了过来。 我说:“我以为你不能来。” 他说:“我老父亲有胃病,不能吃东西,我很担心。不过,他还能活动,医院也在给他补充营养。另外,我们也同意去。”出海了,这也影响了他们的吃饭问题!希望老父亲的病不要太严重。” 他的话很真,也很沉重。 作为儿子和队长,两种不同身份的责任都压在了他的肩上。 哪一个更轻,哪一个更重? 只有他自己知道那种感觉。 他见冰还没有加,赶紧加了。 大约一刻钟后,冰车抵达。 全船一忙,三十多袋冰被卸进船尾一个特大的塑料泡沫箱里。

十点多,老唐和他的七名船员全部抵达。 永顺号起航,驶出码头,越过海峡,以8节多的航速驶向160海里外的公海。

海面无风,浪三尺。 离开岸边之前,陆地上没有风,海面也显得风平浪静。 经过大公岛后,船体开始摇晃。

我和老唐坐在船尾喝茶聊天。 我们已经很久没见面了,我有很多话要说。 我们聊了很多过去的人和事,大部分都和钓鱼有关。 我问他:“你为什么还要去这么远的海域?” 他说:“不言而喻,青岛沿海下网下笼,小鱼小虾都还没长大就被捕获了。”年复一年,几乎没有鱼可捕。”

我提到了去年四月的船上钓鱼之旅。 那次我也去了远海,路过离青岛不远的一个钓鱼点。 一口气钓了500多斤黑头和腥鱼。 我问他:“今年你去钓鱼了吗?” 他说:“那次运气好,一下子就遇到了,那次钓鱼后,很多人闻讯都纷纷去钓鱼,早就全灭了,没了。” 我问:去年看到的那一大块网具是不是被撕下来了? 他苦笑道:“谁来做?非但没有撕下来,反而更多了。” 我听完,也沉默了。 网络区域,一网相连,长达十几公里。 记得那是白天,我们的船驶入,左转右转,花了很长时间才出来。 这些网在夜间很难看见。 一旦闯入其中,就等于进入了死胡同。 你无法前进或后退。 你将不可避免地陷入困境。 你只能“死囚”到天亮,才能慢慢解放自己。 渔民俗称这种网为“滩子网”。 每张网都有一个约20米宽的罐子状口,由两侧固定在海底的木桩支撑,将网体拖曳数十或数百米。 这种网随着流水摆动,逆流游动的鱼,无论大小,无论有多少,都会一一潜入其中而不被察觉。 唉,这么大一片大海,处处都有“埋伏”,引鱼入瓮。 鱼儿很难生存!

我说:“我看到你的船上装有起网机,还带了网,我准备撒网了。” 他说:“这也是必需品,鱼是随潮而来的,长途跋涉到海边只会消耗大量燃料。” 一万、两万元吧。 钓不好的话,撒下网,说不定能得到点东西,也算是钓鱼的补偿吧。” 我笑完,说道:“还是用网不好的网来弥补吧。” 唐反驳道:“不过,这是专门用来捕黑头鱼的网,网扣有8厘米,不能捕到或伤害小鱼。另外,我们不在钓鱼点撒网,我们只是撒网。”钓点按流水撒网,逆流而上,不会破坏钓点鱼儿的生存环境。” 看来他们还是很注重海洋生态的保护的。

聊着聊着,就到了吃饭的时间了。 也许是很久没有出海了,也许是船上的食物太油腻了,海水也越来越汹涌,让从来不晕船的我感到有些不舒服。 老唐见状,让我在甲板上他的房间里休息。

5月6日

天气晴朗,没有大风或海浪。

6点钟,船速减慢。 船从岸边到这里已经行驶了20个小时。

老唐告诉我,这是124海域的一个钓鱼点,水深70米。

一声哨响,水流开始流动。 小古正在划船,除了我用竿外,其他七个人都扔下了线。 一趟、两趟、三趟……伴随着哨声,手线被扔下再收起,再收起。 我用卷轴拉动水流,同样重的吊坠慢慢落下时,想要提起它是极其困难的。 加之水深水流急,海底波动较大,所以一不小心就把竿子折断了。 我立即改用手线。 如此重复了半个小时,全船只钓到了两条黑头鱼,每条重约半斤。 平均每人只钓到一两条鱼。 老唐遗憾地说道:“这里曾经是一个很好的钓鱼点,五年前有一次,有9艘船同时在这里钓鱼,每艘船都能钓上百斤鱼。”

第一个钓点开局不好,让我担心下一个钓点不会再遇到这种情况。

距下一个钓点23海里,行程3小时。 我靠在船体上,欣赏着从未涉足过的大海。 从海图上看,该海域位于江苏盐城外海与韩国大黑山群岛之间。 不远处是一条远洋航道,许多油轮和集装箱船缓缓驶过。 海上,几艘拖网渔船正在作业。 很少见到渔民的渔船,也很难见到其他渔船。 波谷波峰之中,许多小三角旗在上下颠簸,左右摇曳,周围的浮标也时起时落。 老唐说,这是用来捕鲅鱼和黄鱼的流网。

十点左右,新的钓点到达。 老唐说,这里是132海域。

船缓缓靠近,却发现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现了。 钓鱼点海面上漂浮着四五个白色块状塑料浮标。 显然,有人下网了。 老唐指着两海里外停着的一艘船说,这就是下的船。 渔网是钓鱼的一大禁忌。 不得已,我们只好灰溜溜地离开。

航行了4海里后,我们到达了一个钓鱼点。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捕捞,全船共捕获了二十多条黑头鱼,大的重约两公斤。

船12点出发,驶向131海域,途中我们抓了午餐。

13时30分到达钓点,水深52米。 水流开始了,鱼不断地咬钩。 船员们将一根长长的、略粗的针插入捕获的每条活鱼的腹部,然后用手轻轻挤压,然后直接放入甲板下方的活水箱中。 老唐说这是给鱼放气,减压。 这里深度数十米,水下压力也非常高。 从水底上升到几乎没有压力的水面对于鱼来说是无法一次性承受的。 用针刺破它的胃,排出空气。 它的呼吸系统将保持平衡并且能够生存。 对于无法存活的鱼,他们将它们放入塑料盒中并放在冰上以保持新鲜。 钓鱼到15点的时候,大家估计已经钓到了100斤左右的黑头鱼。 船员们脸上都带着微笑,我也有些兴奋。 看来每个钓点都比上一个好,还是有很大希望的。

但小古觉得打鱼不顺,就叫船上的人下网。

16:00 开始。 网了3张网后,我们又航行了3海里,又网了4张网。

18时30分,工作人员穿上防水服,开始收网。 他们有明确的分工。 拉网的人拉网,捞鱼的人捞鱼。 老唐还用剪刀挑鱼。 拉网者用尽全力,捞鱼者谨慎。 同样,将活鱼一条一条地减压。 收网后,我们估计一整天捕到的鱼有200多斤。

5月7日

天气晴朗,有风。

昨晚,海上起风了。 大浪把船掀起又落下,又落下又升起。 咚咚咚,不时传来船底与海浪碰撞的声音。 随着船体的晃动,躺在床上的我的身体一会儿左右倾斜,两只手不由得抓紧了床护板。 如果你不小心,你就有被从床上扔下来的危险。

就这样,我终于熬到了天亮。 当我起床时,我看到天很蓝,没有一丝云彩。 在海天交接处,刚刚高于海平面的太阳就像一个火红的大球。 看来陆地上的天气一定很好。 但眼前的海面上,狂风卷起巨浪,巨浪喷出白色的泡沫。 整个大海就像是一锅沸水。

六点钟,老唐也起床了。 他说今天不能钓鱼,必须下网。

该船起锚并行驶了8海里。 抛锚后撒网3张。

大海钓鱼视频_大海钓鱼视频直播全集_大海钓鱼的视频

我们必须等到下午才能收集这些渔网。 这段时间,除了休息,还有吃饭。 吃完早饭,队员们就都去睡觉了。 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风暴或许是小菜一碟,根本不算什么。 但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躺在床上是不行的。 坐在船的两侧更加危险。 无奈之下,我上了出租车。 我问小顾海上的风有多大。 他说至少7级。我问船体晃动了多少? 他看了看,说,至少得二十度吧。

这时,老唐让我和他一起到前甲板上来。 前甲板下方有一个生活水箱。 覆盖甲板的玻璃纤维舱口盖被风吹干净,并被阳光加热。 我们俩都躺下了。 尽管船在摇晃,但这里却只有起伏的感觉。 面向蓝天,我们在阳光下玩呱呱叫。 老唐说:“你看,今天天很蓝,阳光明媚,天气不错。” 他讲述了他遇到的一场大风暴,至今仍让他感到害怕。 他说,那是冬天的一天,乌云似乎快要崩塌,大风卷起的波浪遮住了船顶。 一波浪潮将甲板灌满了海水,整艘船轻如浮标。 海面上的一片叶子。 幸运的是,这艘船设计得很好。 在新一波到来之前,前一波充满甲板的海水已经被多条下水道排空。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老唐说道:“现在想起来,我还是有点害怕。”

正当我说话的时候,一只小鸟飞了过来,用柔软的爪子落在了我的手腕上。 这只鸟的形状像麻雀,颜色鲜艳。 它的眼睛看着我,没有任何恐惧。 我想找点东西喂它,但我一动,它就飞走了。 我说:这样的日子小鸟也不容易呀! 老唐说:“海上的船就像小鸟的客栈,让它们休息休养。有一个冬天,我在船上晒太阳,一只小鸟落到了我手里,我握住了它。”也许是我的掌心有些温暖,也许是长途跋涉太累了,它居然在我手里睡着了。过了一会儿,我松开握着我的手,它醒了,又飞走了。 ” 刹那间,老唐讲的故事让我感动。 我说:它把你的手掌当成自己的家了。 他说:“这么小的鸟儿敢跨越海洋,需要很大的毅力。秋天的时候,鸟儿最多。有时它们躺在甲板上休息,用身体可以掉下10多只小鸟。”立刻落下来,有的落在嘴唇上,有的落在额头上,到处都是。” 我说:“这些小鸟这么不怕人,可能是从国外飞来的吧。”

该网将于14时30分上线。 封网已经很困难了,在这么大的风浪下操作就更困难了。 船体颠簸且飘忽不定,无论是拉网还是操作起网机都存在一定的危险。 眼前,那些饱受风浪摧残的船员们,个个平静轻松,就像是在平地上行走一样。 叶师傅身材高大,体格健壮,从小就和老一辈一起钓鱼,还曾划船渡海。 我从事撒网、收网工作数十年,经验丰富。 来自东北的小马和来自湖北土家族的小周,都勤奋好学,撒网收网已经很会了。 叶师傅根据出网水的情况启停,自如有序地操作起网机,而小马小舟则用硬而巧的力量拉网。 其他人紧张而小心地捞鱼,快速而熟练地收网。 小古作为整个行动的总调度者,随时调整船的速度或方向。

截止时间为16:00。 虽然因大风大浪无法捕鱼,但净效果还是不错的。 共捕获鱼约200公斤。 其中,活鱼约150公斤。

5月8日

天气好转了,风也小了,海面也平静了许多。

5时许,该船在两个海域起锚撒网。

八点钟开始封网。 第一个网络是干净的。 第二次网络,还是没有。

看着空空的网,有点失望。 我想,海里的鱼都到哪里去了? 不过转眼间,那些没有入网的鱼也算是幸运了。

正在我冥想的时候,第三张网撒了出来,随着网的上升,肥头鱼出现在我的眼前。 这张网捕获的鱼重约100公斤。 第四张网里的鱼比第三张网里的鱼多。 据估计,这两网收获了250多公斤。

14:00,船驶向新的钓鱼点。 拉了半个小时的水流,钓到的鱼不到10条。 因此,又推出了 4 条线路。

放网后,我打算去另一个钓点取水。 走近一看,发现一艘拖着流网的大渔船正朝我们刚刚下网的海域驶去。 这引起了唐先生的担心,船回来后立即掉头抛锚,防止船闯进来扰乱或挂掉我们的网。

晚上,我吃了老唐小锅里煮的寄居蟹、扇贝和黄花鱼。 寄居蟹肉质洁白,肉嫩,味香。 之前老唐让我生吃三个扇贝。 刚出水的扇贝软糯香甜,没有任何腥味。 我还吃了一条刚钓上来放进锅里的黄鱼。 肉质酥脆,味道极其新鲜。 我说,对我来说,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享受如此美味的食物,也可能是最后一次。

5月9日

天气晴朗,没有大风或大浪。

4点30分,我们开始收集昨天撒下的渔网。 我忙了一阵子,却一无所获。 航行7海里到达钓鱼点。 钓了半个小时,只钓到了5条重约半斤的黑头鱼。 随后,不远处放下了三张网。

8点整,我们起航,到达了另一个地点。 大约一个小时,全船就钓到了一条鱼。 于是,两网落了下来。 然后我们航行到4海里拉水流,拉水40分钟后,全船钓到了5条鱼。 然后他又下线了。

13:00返回钓鱼点,陆续收网。 在收集的过程中,我突然发现一根网绳已经随着水流渗透到了船底。 大家顿时紧张起来,担心网绳会缠住螺旋桨。 我问老唐:“如果它被缠住了怎么办?” 他说:“水这么大,海水这么冷,谁敢让人下水清理,没有办法,只能另找一条船来拖。” 我说:这里连手机信号都没有,怎么找到船呢。 他说:“船上有呼叫电话,我们发出求救信号,距离这里较近的船只可以过来帮忙。” 我说:“这样就够了。” 麻烦了。”

半个小时后,绳子被剪断拔出,大家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大海钓鱼的视频_大海钓鱼视频直播全集_大海钓鱼视频

今天钓鱼不好,但是网钓还算不错。 从这三个地方,共捕获活鱼约150公斤,死鱼约60公斤。

18:00,船向北航行。

21:00到达124海域,随后撒网两网。

5月10日

天气晴朗。

昨天下午4点30分,我们开始收网,共捕获了约60公斤鱼。

7点到达124海域某点。 看到别人下网了,我们立即起航到115海域的一个点,拉流了半个小时,只钓到了5条鱼。 我们计划再行驶18海里,到达114海域的某个地点。途中,船的发动机两次熄火。

12点到达钓鱼点后,水流还没开始流动,船的发动机就完全停止了。 失去动力的小船在海面上缓缓漂流。 小谷、小周和小马拆开了机器找出原因。 整个机器都沸腾了。 机舱下方的机房也又闷又热。 三人忙得满头大汗。 直到15个小时后,他们才查明原因。 原来,油泵内的齿轮磨损,转轴失去了传动功能,无法再供给发动机所需的柴油。 船上没有备件,这让船上的每个人都焦急万分。 别说钓鱼了,回来的希望也很渺茫。 怀着忐忑的心,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无奈的等待。 俗话说,三个鞋匠胜过诸葛亮。 在众人焦急之中,三人找到了胶水和薄布,剪了一块薄布涂上两种混合的胶水,然后将薄布包裹在传动轴上。 优越的。 半个小时后,发动机再次响起,船开始移动。

这时,老唐说道:“我们担心又出现故障,就返回航程吧。” 刹那间,一种难以形容的失落感袭上心头。 这几天,在老唐的指导下,我刚刚熟悉并爱上了手工线。 还没掌握窍门就得回去了,有点遗憾。

回来的路上,我对老唐说:“看来钓鱼不如撒网了。” 他说:“如果我们不采取措施纠正,再这样下去,恐怕我们什么也抓不到……”他举了一个例子。 他的一个叫孙的朋友拥有一艘较大的快速渔船。 春节前一天,为了年夜家宴上能吃到自己捕到的新鲜海鱼,我加了7000元油,直奔大海。 我一整天只钓到3条鱼。

他说完之后,我们就比较无语了。 沉默了一会儿,他问我:“你还记得当年去东师古钓鱼吗?我说你怎么不记得了?我这辈子恐怕都忘不了了。”

东石鼓是朝莲岛外的一个钓鱼点。 八年前的十月,我和老唐去钓鱼。 那天是农历正月十五。 根据天文学,这应该是潮汐较高的一天。 然而那天的海面平静如镜,没有一丝波纹,碧蓝的海水晶莹剔透。 海面之下,密密麻麻的一系列物体在流动。 每根绳子上,都有一个个鼓鼓的小点,排列有序,晶莹剔透,就像无数条珍珠项链漂浮着。 我从来没有在海上见过如此惊心动魄的场面,更何况那是什么? 那时,给老唐开船的老刘是一位常年出海捕鱼的渔民。 他告诉我,这些是刚产下的鱼卵。 我顿时感慨万千。 原来海里的鱼卵是那么美丽,那么神奇。

我们抛锚并钓鱼。 那天黄鱼很多,而且个头还蛮大的。 上钩的黄鱼出现在清澈的海水深处后,随着鱼线的抬高,它逐渐变大,直至浮出水面的过程清晰且充满了无比的趣味。 一钩又一钩,没有一个钩失败,我们钓了近百斤。 我们太累了,不得不停下来休息。 令人惊奇的是,一条一米长的黄色牛鱼一直围着船转。 老唐把刚钓到的黄鱼挂在鱼钩上,希望用黄鱼引诱黄剑牛上钩。 或许它吃饱了,又或许这片海域有它更喜欢的食物。 每当那条还活蹦乱跳的黄鱼放到黄剑牛嘴里时,它都视而不见,看也不看就游走了。

每当我想起那次钓鱼之旅,都是美好的回忆。 我对老唐说:“从那次以后,我就再没有遇到过这么好的海况,也没有这么开心地钓到过一条鱼,看来这样的经历再也不会发生了。” 老唐点点头。

这时,海上的风似乎越来越大了。 老唐喝了酒,上床睡觉了。 这几天辛苦了,我累了,就躺下了。 这些天想想,应该说是钓鱼更为准确。 总而言之,漂流钓鱼的时间不到5小时。 旅行这么远,我钓鱼的时间太少了。 我不怪老唐,更不怪大海。 我知道造成这种邪恶结果的罪魁祸首是人类自己。 我国海域曾经辽阔、肥沃,但近年来几乎没有捕鱼季节。 鱼类资源的枯竭已成为一个悲惨的事实。 说到底,人类还是要吞下人类破坏自然酿成的这杯苦酒。

我算了算,老唐他们有七个人,这七天的行程,钓到了八百多斤鱼。 除去成本就没有利润,不亏本就好。

5月11日

当我醒来时,我听见船外有暴风雨的声音。 海上,狂风巨浪。 由于风是从南边吹来的,我们的船是顺着风从南向北行驶的,所以并没有感觉到太大的颠簸。

老唐起了个大早。 他担心父亲的状况,并打了电话给家人。 他的家人告诉他,他的父亲已经康复,并准备从医院出院。 听完后,老唐的脸上出现了微笑。 然后,他打电话给顾客,他们接一个地购买了鱼,并告诉他们到达的时间和地点。

在6:30,船到达了2号中学码头。 在强风和大雨中,我首先下船。 其他机组人员不得不等待客户,出售鱼,然后将船从码头上移出并锚完成任务。

岸上的人们说,过去几天的天气预报已将大风和雨水告知我们。 在信号盲点处的我们对此一无所知。 幸运的是,这艘船崩溃了,我们提早回来了。 如果没有修理油泵,我们不知道目前在强风和波浪中会面临什么样的困境。

在风和雨中,我回头看着大海,感到不安。 命运不佳的鱼是可怜的,勤奋的渔民也是如此,对吗? 海洋生态的恢复难以捉摸吗?

Tags:钓鱼 海里 海上 大风 小鸟

栏目排行
栏目推荐
    热门tag
    饵料 鲫鱼 路亚 鲈鱼 海钓 竞技 海竿 野钓 抛竿 手竿 比赛 翘嘴 饵料配方 窝料 泄力器 遛鱼 船钓 夜钓 爆炸钩 冰钓 北京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