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钓鱼网,请记住本站域名 www.yu81.com
以鱼为媒,以钓会友。

首页 > 钓鱼视频 > 四海钓鱼 > 装备发烧友

食性黄颡鱼食性是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

admin2 2023-11-14 装备发烧友 评论

相关饮食习惯

黄颡鱼的食性主要是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 觅食活动一般在夜间进行,食物包括小鱼、虾、各种陆生和水生昆虫(特别是摇蚊幼虫)、小型软体动物和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有时也有小鱼。 它的食性随环境和季节的不同而变化。 春、夏季常吞食其他鱼的卵。 寒冷季节,食物中小鱼较多,底栖动物数量逐渐减少。 不同大小的黄颡鱼食性也不同。 体长2~4cm的个体,主要以桡足类和枝角类为食; 体长5~8cm的个体,主要以浮游动物和水生昆虫为食; 体长超过8厘米的个体以软体动物和小鱼等为食。

年龄增长

黄颡鱼生长缓慢,常见个体重量在200~300克之间。在较大的自然水域中,1龄鱼即可

体长可达56毫米,体重5.7克。 2龄鱼体长可达98.3毫米,体重20.6克。 三龄鱼可长至135.5毫米,重36.1克。 4龄鱼可长至160.1毫米,重58.2克。 5龄鱼可长至177.7毫米,重81.3克。 雄黄颡鱼一般比雌鱼大。 1~2龄鱼生长较快,随后生长缓慢,5龄鱼只有250毫米。

复制

黄颡鱼在冬季2~4岁(约3岁以上)达到性成熟,最小成熟个体雌性11.7厘米,雄性14.8厘米。 性成熟的雄性在肛门后面有生殖器,而雌性则没有。 南方4月至5月产卵,北方6月才开始产卵。 它是较晚产卵的鱼之一。 水温要求为20~30℃。 产卵活动发生在夜间。 当天气由晴转为阴雨时,即可产卵。 黄颡鱼有筑巢产卵、保护后代的习性。 产卵时,亲鱼选择有水草的沙质泥质浅滩,水深8~10厘米,利用胸鳍刺在泥质底上间歇性晃动。 有几个鱼窝建在一起的,也有几十个鱼窝成群建造的,相距不远,形成洞穴群。 每个孔的直径约为15厘米,深度为10厘米。 卵在洞中产下并受精。 雄鱼将卵保护在洞口孵化。 当其他鱼接近洞口时,雄鱼就会扑向入侵者,驱赶入侵的鱼。 它经常利用巨大的胸鳍使洞穴内的水循环,并利用水流辅助卵的孵化。 保护直至幼虫能够自行游泳(7-8 天)。 在此期间,雄鱼几乎不进食。 产卵后,雌鱼离开巢穴寻找食物。 黄颡鱼携带的卵数量为1,086至4,469个,成熟卵直径为1.7毫米。 受精卵呈黄色,有粘性,在沉于巢底或粘附于巢壁的水草须根等物体上发育。 它产下的卵直径约为2.5毫米,两天内即可孵化。 黄鲶鱼可能是批量产卵的鱼。

养殖技术

1、技术介绍

黄颡鱼在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也有巨大的市场,是出口创汇的优良品种。

黄颡鱼人工养殖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养殖新技术。 目前,我国有四大养殖集中区:广东省佛山市、浙江省湖州市、湖北省荆州市、四川省眉山市。

养殖黄颡鱼技术大全_黄颡鱼养殖技术_黄颡鱼养殖注意事项

2、操作要点

1.池塘条件

饲养黄颡鱼的池塘面积要求不严格,可大可小,但水深应保持在1.5米以上,池底淤泥不宜太厚,以优选沙质底部。 池塘要求排灌方便、水量充足。 鱼种放入池塘前,先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消毒。 每亩池塘用生石灰75~90公斤,可彻底清除野生鱼类,杀灭病原生物。

2.池塘维护

池塘主要饲养黄颡鱼,鱼体大小以10--15厘米为宜,重量在15--35克左右。 每亩投放鱼类2500--5000尾左右,饲养鲢鱼100尾、鳙鱼100尾,调节水质。 饵料每日投喂量,全价配合饲料为鱼体重的1%--4%左右,小杂鱼虾为鱼体重的10%左右。 人工配合饲料可按以下配方配制:鱼粉30%--40%、蔬菜饼10%--35%、豆饼20--30%、中筋粉15%--18%、米糠10 %- -15%,饲料诱导促生长添加剂2%--5%。 由于黄颡鱼是一种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因此对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和质量要求较高,否则会影响黄颡鱼的正常生长。 经过驯化的人工苗可以直接饲喂人工饲料,而天然苗则必须驯化一周左右才能正常食用工作饲料。 驯服方法:先沿池边撒上鱼糜。 1-2天后,当鱼种开始进食时,逐渐加入人工饵料,混入鱼糜中,在水边定点投放。 最后,改用全人工饲料。 实行定点、定时、定量饲喂。

3、混合文化

黄颡鱼养殖注意事项_养殖黄颡鱼技术大全_黄颡鱼养殖技术

黄颡鱼是在其他鱼塘饲养的。 可以使用池塘里的一些野生鱼、虾。 黄颡鱼不需要单独喂养。 每亩放鱼种50-100尾,规格35克左右。 获得商品黄颡鱼10--15公斤。 黄颡鱼品种的放养规格不宜太小,池塘中不宜放养其他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如大口鲶、黑鱼等。

4、水质管理

黄颡鱼的耐缺氧能力比普通鱼差,喜欢干净的水。 因此,养殖黄颡鱼的池塘水体透明度应保持在35-40厘米。 放养密度高的池塘应配备增氧机,防止缺氧浮头。 定期添加新水。 黄颡鱼池水不宜过碱,防病用生石灰用量不超过20克/立方米。

5.鱼病防治

黄颡鱼抗病能力强,在养殖过程中一般不会患严重疾病。 但由于季节、气温、水质、摄食、鱼体表面无鳞以及养殖池内的细菌和寄生虫等原因,鳃丝和鳃丝各部位也可发生局部感染和寄生虫。鱼的内脏。 如果引起疾病,日常饲养中需要注意,针对异常情况提前做好预防。

Tags:黄颡鱼 畜牧业

栏目排行
栏目推荐
    热门tag
    饵料 鲫鱼 路亚 鲈鱼 海钓 竞技 海竿 野钓 抛竿 手竿 比赛 翘嘴 饵料配方 窝料 泄力器 遛鱼 船钓 夜钓 爆炸钩 冰钓 北京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