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话说回来,四川渔民口中的“千斤蜡”靠谱吗? 2017年,渔民张进夫妇照常在长江木峨洲海域捕鱼。 收网时,网中一条大鱼冲破了数十米的流网。 这条大鱼就是国宝中华鲟。 据现场测量,该鱼身长3.3米。 由于其孕腹极其巨大,估计其重量超过700公斤。 这是近20年来长江水域发现的最大个体中华鲟。
有准确的数据记载,我国曾经捕获的最大的中华鲟重达800多公斤,与民间传说的千公斤没有太大区别。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华鲟力量强大,体型庞大。 它可以长到5米,理论上重600公斤。 它不仅是长江中体型最大的鱼类之一,而且也是寿命最长的鱼类,寿命可达40年。 年。
然而近年来,我国发现的中华鲟数量越来越少,甚至有传言2010年只剩下57条。说到这里,更多人好奇:这57条鱼是怎么算出来的? ? 长江里的鱼能一一捕获吗?
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 长江中仅存57条鲟鱼的说法并不十分准确。 57条鲟鱼是指中华鲟的繁殖种群,而不是总数。 我国每年都会在长江流域进行繁殖放流,其中就有不少中华鲟。 据粗略统计,近40年来,我国已放流人工养殖中华鲟超过800万尾。 既然长江里有这么多中华鲟,那为什么长江里还有这么多中华鲟呢? 说它是濒临灭绝的动物怎么样?
要知道,人工饲养的动物和野生动物是有很大区别的。 前面提到,2010年,中华鲟养殖数量只有57头,而此前的养殖数量可达1万多尾。 这说明中华鲟的出生率已经严重降低,到2013年,野生中华鲟已经完全检测不到。 鲟鱼自然产卵; 更令人担忧的是,2014年,宜昌至上海河段并未发现野生中华鲟幼鱼的踪迹。 总体而言,虽然人工放流的中华鲟有数百万尾,但野生的中华鲟屈指可数,且幼体仍难觅。
濒临灭绝的中华鲟与三峡建设有关吗? 很多人可能有这样的疑问。 但事实上,中华鲟的濒危是由过度捕捞、生态破坏、水体污染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对三峡建设并无特别影响。 因为对中华鲟有直接影响的是三峡下游巨型水电枢纽葛洲坝。
修建葛洲坝时,没有预留鱼道。 当时的专家认为,四大鱼类没有必要过坝,中华鲟也无法过坝。 他们对白鲟的习性了解不够,没有相应地设置鱼道。 葛洲坝自然不会为此预留鱼类通道,但为了中华鲟的洄游,在葛洲坝下游宜昌长航造船厂至万寿桥约7公里的河段设置了产卵场。 中华鲟洄游到葛洲坝时无法过江。 建坝后,我们只能“自然选择”,通过改变习性慢慢适应葛洲坝渔业的产卵。 然而中华鲟的资料,愿意产卵的中华鲟数量却逐年减少,从20世纪70年代的1万多尾减少到葛洲坝的80尾。 2000年,这个数字急剧下降到2176个,2000年只有363个,2010年估计有57个。2013年,甚至检测不到。
三峡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华鲟的生存。 三峡截流后,水库水位从145米提高到175米,泄流流量明显减少,从而降低了葛洲坝下产卵场的水位,这将导致葛洲坝下的产卵场水位下降。宜昌市小型中华鲟产卵场进一步减少,进一步影响了中华鲟的自然繁殖。
俗话说,有失必有得。 虽然三峡、葛洲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系统和中华鲟的生存,但这丝毫不影响它们是千年超级工程,利国利民。 毕竟,两座大坝保护了中下游数亿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标题:中华鲟简介(中华鲟最大能长到多大?据说只剩下57条了,是不是和三峡建设有关?)
猜你喜欢
- 2024-01-10 关于中华鲟的资料有哪些?
- 2023-12-19 中华鲟的资料有哪些呢?保护动物的生活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