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钓鱼网,请记住本站域名 www.yu81.com
以鱼为媒,以钓会友。

首页 > 钓鱼视频 > 四海钓鱼 > 装备发烧友

钓鱼钓鲢鳙怎样选择钓位鳙用什么饵料

admin2 2023-11-12 装备发烧友 评论

一、钓鲢鳙时如何选择钓位

钓鲢鳙时,一般选择水深、风平浪静、有浮物、含氧量高的流水门比较好。 可以留意水面是否有气泡。 如果出现一个大气泡后又出现一连串相对较小的气泡,基本上就可以断定有鲢鳙鱼。

2、钓鲢鳙如何选择天气

天气部分,钓鲢鳙并不是指气温达到20度以上,而是指水温达到10-20度。 所以可见,夏季天气持续炎热的时候钓鲢鳙最好。 基本上这个水域如果用滑轮,用饵钓鲢鳙的话,也是可以钓到鲢鳙的。 不要选择以南风为主的天气钓鲢鳙。 天气闷热,含氧量低。 鲢鳙属于高氧鱼类,对氧气的耐受性极高。 如果氧气含量太低,它会直接浮死,或者成群结队地在水面上游泳,没有嘴。

以早上钓离底,中午钓中层,晚上钓水面或深漂,晚上钓离底的格局来说,原因是水温早上地表还没有上升,底层温度比较稳定。 鲢鳙是温温性鱼类。 傍晚和下午,水面温度有所升高。

三、钓鲢鳙如何选择渔具

既然是钓鲢鳙,就不要冒充高手,比如小钩、细线、软竿等。 至于线组,子线不建议使用尼龙线,而达利玛是最好的。 有两个原因。 一是具有良好的实力。 钓鲢鳙如果没有找到水层,看好漂信号,基本上一半以上都是来自锚。 5公斤左右以下的鲢鳙还是可以的。 如果重量超过5公斤,3.0的子线就很神秘了。

钩钓饵料距离鲢鱼多远_钩钓饵料距离鲢鱼多远合适_钓鲢鱼饵料与钩距离

其次,大马子线的特点比尼龙线更适合钓鲢鳙。 达利玛子线入水后会变得极其柔软,更有利于鲢鳙的吸入。 线组选择0.6大理马子线和3.0尼龙主线(0.8子4.0主线更安全,对防水性和柔软度要求不高,越扎实越好。),并且记住一件事,千万不要使用主线 使用强力的马,因为强力的马不但没有斩水的能力,而且还会随着水的流动而移动。 钓鲢鳙主要是半水钓。 如果主线移动带动浮漂移动,就不会成功。

说完了线组,我们再来说说漂流。 一直以来有一个误区,认为钓鲢鳙需要浮力大的浮漂。 事实上,这并不完全正确。 钓鲢鳙需要的不是大铅的浮漂,而是尾部铅大的浮漂。 对于鲢鳙鱼,需要调浮、剪铅。 剪到整个浮漂尾部露出即可(目视浮漂)。 如果剪到浮漂身子露出来的话,对饵料的稳定性影响很大,因为会有巨大的浮力拉动浮漂,随着浮漂露出来,会对饵料的稳定性产生很大的影响。影响饵料的稳定性。 饵料的雾化打破了平衡。 这个力会加速鱼饵的稳定性。 在半雾化之前,饵料会整体塌陷,导致上浮时间短。

测试表明7尾浮漂不适合钓鲢鳙。 普通粗细13目以上的漂尾,可以承载一颗红枣大小的鲢鳙饵料。 不过钓鲢鳙最好的浮漂是5元一个,尾部加粗的。 这样,它的浮力裕度就更大了。 如果后面三网加厚,正常的单饵就会压住三网。 ,如果饵料不小心过大,整个浮漂就不会被推入水中。 我也做过实验,只用正常大小三倍的饵料就可以勉强将浮漂推入平静的水中。 钓鲢鳙对漂型没有要求,只要不是浮体反型即可,因为钓鲢鳙99%涉及到钓漂、黑漂、摇信号。

4、钓鲢鳙鱼竿如何选择

选择一根经过硬调的钓鱼竿。 太难了也不好。 最好使用28或37调的杆。 如果您想舒服,请使用较轻的。 毕竟钓鲢鳙还是很累的。 抛竿诱鱼很累,中鱼就会溜走。 累了,鱼群来了之后,钓到鱼的频率就高了,基本是连续的。 不建议低于5.4。 综合考虑,建议使用 5.4。

关于鱼钩,在不牺牲强度的情况下,选择钩条细、轻的,更有利于鲢鳙的吸入。 当然,你也可以使用泡沫挂钩,我不推荐这样做。 至于钩型,不推荐伊塞尼。 鸡的钩尖向内。 鲢鳙主要是吸气,不是底层的鲤鱼。 鲶鱼一下子就被抓住了,嘴巴也被拉出来了。 钓鲢鳙的时候会被吸。 伊塞尼只要刺破口腔中的一点点表皮,就可以轻松造成脱钩。 建议新关东选择1.0号。 钩距在3-5个钩长之间,建议4个。

5、钓鲢鳙如何选择饵料

饵料:我钓鲢鳙用的饵料很多,但是连丸久的鲢鳙饵料都不好。 我想说,我钓了这么多鲢鳙,但是只有一种饵料就很好了,也不怕别人觉得我在做广告。 第一个饵料是天元草莓味的“浮鲢鳙”,售价3.5-4元。 就连他自己的鲢鳙至尊,也没有多大作用。 单独使用时完全没有用处。 不宜与浮鲢鳙混养。 一般般。 钓鲢鳙有所谓的浮钓、底钓等多种钓法。 如果取出饵料扔进水里沉不下去,建议不要使用。 如果单独使用的话是不行的。

对了,浮鲢鳙的水比不是1:0.9,而是1:0.7最好。 在这种状态下,将饵料挤压几下,挂上鱼钩即可。 还有另一种打开方式,1:1.2,收水。 死亡后,附钩能力增强,雾化面积减少,但雾化时间大大延长。 标准方法的雾化时间为20秒左右,水比1:1.2后雾化时间可以达到2-3分钟,饵料不会塌陷,视线标记会慢慢上升。 确认鲢鳙进窝后即可使用。 诱鱼过程中可以采用标准的开孔方法。 现在这种饵料有假货,味道不好,颗粒死红,不吸水。

六、钓鲢鳙如何调钓

调漂调全目,钓3-5目 6.综合技巧先讲抛竿。 抛竿时切记不要填满竿,比风线平直时至少少1米空间。 这会导致鱼被刺伤后被锚定在鱼身上。 钓鲢鳙时,冗余和空间比较多。 当满杆、锚撞鱼时,80%的情况会出现拔河、脱钩、断线或断杆的情况。 钓鲢鳙时,抛锚中鱼是大概率事件。

钓鲢鳙时,应将饵甩出,而不是用抛竿弹出。 这样可以增加饵料的稳定性。 鲢鳙饵料稳定性不高。 每次投掷都要在一个大概的范围内,浮漂的落地点与饵料的落地点基本一致。 这样就不会出现大摆,饵料塌掉。 我每次大概可以把它扔到直径0.4米的圆圈内。 夜钓时,保证鱼100%投到夜钓灯照射的区域内。

饵料有双钩和单钩两种。 根据4年的经验,双钩饵料没有必要。 我怀疑厂家自己这样做是为了卖更多的鱼饵。 用双钩做饵肯定能切掉更多的铅。 虽然雾化比较好,但其实差别不大,但是会影响饵料的稳定性。 而且,由于鲢鳙的进食特点,当饵料挂在鱼钩上时,鲢鳙通常会吸在下部。 雾化后,很容易吸入下钩,双钩上饵浮动但空杆的情况会比较多。 观察漂流初期不断拉杆。 当浮漂向上送出时,说明饵料的雾化已经结束。 别等了,放饵,再拉竿。

如果有气泡但没有口,说明钓浅或钓深,不在鱼层中,慢慢寻找。 如果鱼漂经常左右倾斜、轻微横向移动,千万不要拉竿,100%锚鱼,这也被视为鲢鳙进窝的标志。 此时鱼触及钩上部或水流影响线组。 钓鱼前将浮漂拉低10-20厘米。 找到鱼层后,正常的嘴会黑漂,突然漂,上下晃动。 当你看到这种漂浮的图像时,你就会用力拉杆。 握竿的方法是依靠手臂支撑住竿的被阻挡部分,并用手掌握住竿柄的前部。 ,最好有手臂牵引。

刺鱼、鲢鳙与细长鱼类不同,冲击力强,游动速度快。 它们也不同于鲤鱼和青鱼,体型大,爆发力强,可以秒断线。 鲢鳙是意志坚强的鱼类,冲击游速低,没有巨大的瞬间爆发力。 不过,如果他们一直朝着某个方向奔跑,体力恢复得很快,那还是需要技巧的。 如果鱼钩小,线软,竿软,就不需要太用力地刺鱼。 刺鱼后,可以慢慢拉到水边来抓鱼。 鲢鳙比较幼稚,感觉不到疼痛或者危险就不会挣扎。 如果他感到痛苦或者找到人,那就要看他的运气了。

如果是我上面提到的正常线组,你可以在第一波中用力刺鱼,将其拉到水边来捕获它。 成功率不高。 如果鱼发现你有危险,就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双手握住鱼竿。 ,紧紧抓住,就像华先生钓鱼时那样。 挣扎3-5次后,他就变得虚弱了。 不给他休息的机会,强迫他移到水边去抓鱼。 如果感觉压不住了,就准备反竿,将一两节朝与鱼相反的方向倒入水中。 这样的话,基本上就可以征服了。 如果锚钓到鱼,应尽快蹲下,将鱼竿垂直向下放下,避免拔河,然后再将鱼竿向后倾斜。

七、钓鱼时如何保存鲢鳙

鱼保存后应尽快食用。 鲢鳙脱水脱氧后寿命不长,容易腐败变质。 即使是刚死的,也会有很浓的鱼腥味。 如果是偷钓的话,一定不要放低鱼线。 买带饵的鱼线,不要用浮标,从头穿过远一点。

8、鲢鳙美食的制作方法

鱼的做法:大碗3斤以下的鳙鱼,5斤以上的鱼头剁碎,辣椒末,红鱼打成肉丸。 鲢鱼被制成炒鱼片。

以上就是台湾钓鲢鳙的方法。 这是我钓鲢鳙4年的经验,保守估计不少于4吨。 是的,4吨。 早年都是1-2公斤。 去年最小的3个-5个,一般5个左右,较大的12个左右,附有鲢鳙吃饵图,证明带饵不用双钩。

对了,钓鲢鳙的时候,如果用力往外游,就是100%把鱼钓到锚里的。 真实的感觉是,竿沉下去的时候,一开始感觉是挂在水底的,但其实是可以活动的。 。 必须不断抽竿,直到鱼进窝,压水线,影响漂流和漂信号的问题。 传统的以竿架为支点压水线的方法,因竿没有完全抛出而无法使用。 常规方法不适合压水线,容易塌陷饵带。

有一个方法,就是握着鱼竿在水面上左右摆动,使风线在水面上形成S形,然后快速拉回来。 然而,这种方法需要很高的技巧。 动作大的话,饵料很容易脱落。 无需添加调味饵料或白粉。 是为了上色。 并不是为了增加雾化。 一天下来,我大概用了5-7包“浮鲢鳙”。 现在感觉就是“浮鲢鳙”。 它具有挂钩附件,增强粘度,减少雾化。 准备的时候注意不要擦太多!

Tags:饵料 钓鱼 水面 原因 主线

栏目排行
栏目推荐
    热门tag
    饵料 鲫鱼 路亚 鲈鱼 海钓 竞技 海竿 野钓 抛竿 手竿 比赛 翘嘴 饵料配方 窝料 泄力器 遛鱼 船钓 夜钓 爆炸钩 冰钓 北京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