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钓鱼网,请记住本站域名 www.yu81.com
以鱼为媒,以钓会友。

 > 钓鱼视频 > 四海钓鱼 > 装备发烧友

三门青蟹获全国首个海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admin2 2023-11-18 装备发烧友 评论

“去年的三门清蒸青蟹,令人难忘,鲜在人间。” 作为中国青蟹之乡,三门青蟹养殖面积超过8万亩,是全国最大的青蟹人工养殖区。 在这里,一只青蟹影响着千家万户的生计。

从注册产品,三门青蟹获得全国首个国家地理标志水产品认证商标,到全国名优新农产品,再到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注册保护产品,农村事务。 三门青蟹已成功获得“地理标志”称号。 “大满贯”,品牌价值48.02亿元,区域品牌(地理标志)排名第77位。

上周,中国蓝蟹(鲜甜产业)高素质发展人才交流会在三门举行。 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蓝蟹的未来发展。

三门蓝蟹的发展为何如此“渴求人才”? 如何打造高素质水产人才队伍? 如何让这些人才、青蟹走出大县,走向中国乃至世界?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来到这座甜蜜的城市一探究竟。

为什么我们如此渴求人才?

突破“卡脖子”难题,人才是关键

三门湾,金银滩。 作为浙江海水养殖第一县,当地养殖户遍布中国海岸线。 青蟹养殖是三门最大的农业支柱产业,相关从业人员超过10万。 去年,三门青蟹产量达到1.45万吨,产值15.9亿元。 销售额占全国的九分之一,位居全国县级地区第一。

近年来,三门以蟹为媒,打造鲜甜产业集群。 三门青蟹已成为三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品牌。

然而,在知名度不断提升的同时,三门蓝蟹仍面临不少困难和瓶颈。

“受青蟹苗种供给不足、传统蟹塘亩效提升低、当地发展空间不足等因素影响,三门青蟹养殖规模一直受到限制,一直是‘卡脖子’。 “这给当地产业发展带来了问题。”三门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陈立志说。

此外,农户年龄结构相对老龄化,集约化、设施化养殖尚不成熟,新的销售业态探索不足。 这些都是三门青蟹近年来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突破“卡壳”问题、弥补短板,关键在于人才。 以此为基础,先后成立了中国水产学会三门基层科技服务工作站、中国三门蓝蟹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产学研平台。 随后,一大批苗种繁育、越冬实验、设施养殖、销售流通等领域的人才纷至沓来,助力打造整个三门青蟹产业的“共享财富”链条。

如何突破“卡脖子”难题?

精英汇聚,科技赋能

青蟹色泽亮蓝,壳薄爪大,肉质肥美,肉质细嫩,香气浓郁。 然而,蓝蟹养殖是一项技术活。

2019年,宁波大学海洋学院吴庆阳博士带队来到三门,与三门东航水产养殖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同研究三门青蟹人工养殖难题。

此前,三门县广大青蟹养殖户长期面临一个问题:一直依赖外省的野生苗,质量和产量不稳定,成活率只有10%左右。

针对这一问题,吴庆阳团队采用三门青蟹品种作为原始品种。 经过三年的培育,终于形成了“永泰一号”。 经过四代选育,新蟹具有生长快、批次稳定、抗病力强的特点。

三门青蟹是什么蟹种_蟹门种青蟹是什么品种_青蟹都是养殖的吗

蟹苗成活率提高到70%以上,养殖户笑逐颜开。 “效率和成活率都比外地蟹苗高。”当地养殖户吴伟奎说。

此外,通过多次实验,团队突破了蓝蟹良种繁育同步产蛋的瓶颈,将产蛋率从30%提高到70%,同步产蛋时间从1个月缩短到10个月。 -20天。

近年来,三门与浙江海水产养殖研究院、上海海洋大学、宁波大学等建立战略合作,针对苗种、病害、饲料等青蟹产业发展关键短板,实现多方共赢。 -部门、多系统协作。 创新联合攻关,促进产学研融合,为青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当前,三门正深入推进青蟹、蛏子、牡蛎等特种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建设,依托各科研单位,以水产种业振兴为重点,重点青蟹、贝类等特殊品种,打造三门小海鲜种业‘硅谷’。”陈立志说。

如何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

让本土人才“竞相绽放”

在三门县,养殖池塘纵横交错,养殖户在池塘边忙碌。

“借助产学研平台,我们邀请专家、讲师对养殖户进行培训,传授青蟹养殖新理念、新技术。目前,我们正在探索开发数字化应用平台,让养殖户可以在平台上进行养殖。”可以通过短信、视频等方式学习相关知识。”陈立志说。

随着行业日趋成熟,养蟹致富催生了一批蓝蟹电商从业者,80后知青方军就是其中之一。

2011年,方军看到了三门青蟹产业的潜力,辞去了原来的工作,回到家乡开始养殖青蟹。 在家人和亲戚的指导下,他逐渐从一开始就成为了一名好农民,现在年产值可达300万元。

“我们一般通过抖音、淘宝、微商等线上平台进行销售。” 方军说,“与向商贩出售青蟹相比,这样一来,每斤青蟹的价格可以上涨15至20元。 ”

近日,海润街道陶头村农民王树明正准备前往非洲莫桑比克考察。

“听说那里的水产资源丰富,环境适宜,土地、饲料等管理成本也很便宜。 我们计划把青蟹、梭子蟹等苗带到那里进行养殖实验。 如果合适的话,我们会在那里建立一个托儿所。 开展规模化养殖。”王书明说。

近年来,养殖池塘供大于求,成本越来越高。 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走出国门,探索跨国养殖。 事实上,这并不是桃头村民第一次出国。

早在2014年,桃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后义就带领农民和“土壤专家”出国寻找土地。 他们先后10余次赴马来西亚、泰国等地考察。 根据土地性质和承包成本,根据气候条件选择试养殖地点。 当时,国外大规模养殖在三门县乃至浙江都是首例。

此外,随着宁波大学团队攻克盐碱地青蟹养殖难题,越来越多的内陆省份开始引进三门青蟹苗,探索致富之路。

如今,三门农民遍布中国海岸线,“丝绸之路养青蟹”,在县内、县外、海外46万亩养殖塘上打造了百亿小型海鲜产业。 接下来,三门人民将继续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寻求新的突破。

Tags:青蟹 三农 农民 畜牧业

栏目排行
栏目推荐
    热门tag
    饵料 鲫鱼 路亚 海钓 鲈鱼 竞技 海竿 野钓 抛竿 手竿 比赛 翘嘴 饵料配方 窝料 泄力器 遛鱼 船钓 夜钓 爆炸钩 冰钓 北京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