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钓鱼网,请记住本站域名 www.yu81.com
以鱼为媒,以钓会友。

 > 资讯

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21)

admin2 2023-12-07 资讯 评论

介绍

2020年,我国小龙虾养殖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养殖面积、产量、产值再创新高; 加工业保持平稳发展; 但受COVID-19疫情影响,小龙虾行业整体受到一定影响,总产值同比下降15.07%。 %,其中以餐饮为主的第三产业受到较大影响。

为促进小龙虾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在农业农村部渔政管理局、国家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中国水产流通协会的指导下,加工协会编制了《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21)》。 报告全面反映2020年我国小龙虾产业发展现状,对行业发展形势和出现的新情况进行重点分析,对小龙虾产业未来趋势进行初步研判,提出发展建议。

1、产业规模

据测算,2020年我国小龙虾产业总产值约为3448.46亿元,同比下降15.07%(统计不含港澳台地区,下同)。 其中:小龙虾养殖业产值约748.38亿元,同比增长11.35%; 以加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产值约480.08亿元,同比增长9.11%; 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以餐饮为主的第三产业产值约2220亿元,同比下降25%。

图1:2019-2020年小龙虾一二三产业占比对比

2、小龙虾养殖业

(一)养殖面积及产量

2020年,我国小龙虾养殖总面积达2184.63万亩,养殖总产量达239.37万吨,位居我国淡水养殖品种第6位(前5位均为大宗淡水鱼品种),同比增长13.25% 2019年同比分别增长14.55%。 “十三五”期间,小龙虾养殖规模快速增长。 “十三五”末,耕地总面积比“十二五”末增加1480万亩,年均增长25.84%; 总产量增加167万吨,年均增长27.50%(见图2、图3)

图2:2015-2020年小龙虾养殖总面积曲线图(单位:万亩)

图3:2015-2020年小龙虾养殖总产量曲线(单位:吨)

从养殖方式来看,小龙虾水稻养殖占比最大,养殖面积约1892.03万亩,养殖产量206.23万吨,分别占小龙虾养殖总面积和总量的86.61%和86.15%。养殖产量分别占小龙虾养殖总面积和养殖总产量的86.15%。 综合种植总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49.22%和63.38%。 其余养殖方式主要为集约化池塘养殖、莲藕虾混养、大水面增养殖等。

分地区看,2020年有23个省(区、市)有小龙虾养殖报告。 其中,湖北、安徽、湖南、江苏、江西5个传统农业省份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农业总产量218.69万吨。 ,占全国小龙虾养殖总产量的91.36%; 第六至第十位为河南、山东、四川、浙江、重庆,养殖总产量19.32万吨,占全国小龙虾养殖总产量的8.07%(见表1)。

表1:2020年小龙虾养殖产量前10位省份(单位:吨)

按县分,全国水产养殖产量前30名县(区、市)中,湖北省11个,湖南省7个,安徽省4个,江苏省3个,江西省各2个省和山东省。 河南省1(见表2)。

表2:2020年排名前30的县(区、市)分布表

(2)养殖条件及特点分析

1、养殖模式创新发展

稻虾养殖面积和产量占小龙虾养殖的80%以上,成为支撑小龙虾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 为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稻虾养殖标准化、规范化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 2020年8月,国家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编制的行业标准SC/T 1135.4-2020《稻鱼一体化养殖技术规范第4部分:克氏原螯虾》发布,规范了稻虾品种。 提供重要的技术参考。 在规范发展的基础上,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创新发展稻虾养殖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发展育种分离模式。 种养分离模式是指苗种养殖与商品虾养殖分离,变“一放苗、多年养殖”的粗放养殖为“分开养殖、精准放养”的高效养殖,提供标准化养殖和养殖。选种。 ,良种选育提供了现实基础,促使由“大虾养殖”向“大虾养殖”转变,由增产方向向提质增效方向转变。 二是少挖沟或不挖沟模式。 养殖分离模式的发展也为减少沟渠、坑坑面积提供了可能。 例如,江西省的无环沟耕作模式,利用附近水田开挖的环沟来培育早苗。 1亩水田繁殖的虾苗可供应6至7亩水田,无需开挖环沟进行商品虾养殖。 2020年已推广面积15万亩。 安徽省在霍邱县三六乡积极推广原生态稻虾养殖模式。 基本不挖沟,通过提早放苗、避开高温季节、减少病害来获得较高效益。 三是完善种养模式均衡上市。 例如,江苏省的“双早优”种植养殖模式,每年5月中旬和7、8月份生产优质中大型小龙虾。 同时,通过培育“稻苗”,将种子提早推向市场; “一米三虾”的养殖模式可以在夏季高温期间提高小龙虾产量。

2、种子生产依然疲弱

我国小龙虾养殖苗种来源以自繁为主,苗种生产企业比例不高。 例如,2020年,江苏省蟹塘、稻田、莲藕田自繁面积约46.9万亩,年种子产量约8万吨。 但从事专业化池塘养殖和温室生态人工繁殖的种子公司仅有3家。 有企业138家,养殖面积9.55万亩,年产种苗约1.9万吨。 苗种自繁问题是导致种质资源退化、苗种产量不稳定、成活率低、商品虾规格小的因素之一。 在小龙虾稻田养殖中,育苗一体化模式带来的秧苗自繁问题尤为突出。 小龙虾产业快速发展时期,小龙虾市场供不应求,养殖户积极性高,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苗种需求极为旺盛。 大多数农民自己繁殖种子,并通过综合育种模式出售以获取利润。 但稳定发展期间,小龙虾养殖面积增速放缓,市场对苗种的需求减少,养殖户效益明显下降。 另外,去年年初COVID-19疫情封锁了市场,苗木严重滞销。 苗被压入池塘,直接影响后续养殖。 受此影响,大中型商品虾占比同比普遍较低。 因此,近两年,各地在探索和发展育种分离模式的同时,也推动了良种选育工作的发展。 另外,由于前期上市效益较高,各地普遍重视春季商品虾生产,秋季苗种养殖技术也逐渐得到重点研究和推广。

3、注意饲料喂养

随着粗放养殖模式向集约化养殖模式发展,特别是去年大小商品虾价格分化严重,饲料在小龙虾稻田养殖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例如,以湖北省潜江市为中心的辐射区域,每亩稻田的小龙虾饲料用量在100公斤以上。 据调查统​​计,2020年全国从事小龙虾饲料生产的企业超过200家,除海大、通威、正大、德喜牧业等龙头企业外,多数小龙虾生产企业生产规模在1000头左右。吨。 全国小龙虾饲料总产销量约110万吨,产值约55亿元。 但据专家测算,全国小龙虾饲料总需求量约为150万吨,与目前实际产量相比仍有40万吨缺口。 预计未来随着养殖户集约化小龙虾养殖意识增强,小龙虾饲料需求将进一步释放,饲料产销量将持续增长。

3、小龙虾加工业

2020年,我国小龙虾加工业继续平稳发展。 但与小龙虾养殖产量相比,小龙虾加工企业主要在集中市场中后期开始加工小龙虾,并以收购和储存小型小龙虾为主。 小龙虾加工量占比很低。 去年,受COVID-19疫情影响,加工业在稳定水产品市场供应、解决水产品积水问题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 预计未来小龙虾加工业将保持平稳发展。

(一)加工企业情况

2020年,我国规模以上小龙虾加工企业(年加工量100吨以上)123家,同比增加10家。 总加工量约88.07万吨,同比增长10.09%,全年加工总产值约480.07亿元。 同比增长近10%。 从地域分布来看,规模以上加工企业仍主要集中在湖北、安徽、湖南、江苏、江西五个传统小龙虾养殖主产省份。 其中,仅湖北省就有规模以上加工企业50多家,加工量超过60万吨,占全国规模以上加工企业加工总量的近70%。 此外,河南省加工业发展迅速。 全省主要从事小龙虾加工的加工企业17家,其中规模以上加工企业5家,均位于信阳市。

表3:2020年规模以上加工企业数量、加工量、产值统计

(二)小龙虾加工产品

小龙虾加工以初级加工为主,精深加工比例很低。 初加工产品主要有虾尾(只去头、不去壳)、虾肉(去头、去壳)、全虾肢(不去头、不去壳)三大类。 三种产品中,虾尾因其加工成本低、便于家庭加工而在国内市场最受欢迎; 由于应用场景的扩大,如一些知名餐饮连锁企业开发推出小龙虾盖饭等产品,虾尾小龙虾的用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扩大,部分地区的需求增加了。 由于小龙虾养殖技术和保鲜技术的发展,鲜活小龙虾上市时间延长,导致全肢虾市场需求下降。 以安徽省规模以上小龙虾加工企业为例,虾尾、虾肉、全肢的加工产品比例约为3:1:1。

另外,随着小龙虾加工业的发展,小龙虾调味品为了适应消费者的需求也迅速发展。 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小龙虾调味品生产企业近100家。 小龙虾调味品生产企业并不局限于传统小龙虾养殖的主产省份,而是分布在多个地区。 例如,上海益海(上海)食品有限公司年产量11.44万吨,销售额44亿元。

四、市场流通、消费和贸易

2020年,受COVID-19疫情和经济形势影响,小龙虾价格下跌,线下消费疲软。 但小龙虾产品应用场景扩大、线上消费异军突起、冷链物流运输体系持续发展,都为小龙虾行业提供了机遇。 为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小龙虾价格变化

2020年,商品小龙虾的价格走势仍呈“U”型。 3-4月小龙虾投放初期和7-8月小龙虾集中投放后价格较高。 5月至6月集中上线期间价格较低。 总体来看,小龙虾价格同比较低。 大部分主产省全年综合平均价格同比下降约10%至20%,波动幅度较往年较大。 2020年,小龙虾价格走势的最大特点是规格影响小龙虾价格,分化严重。 大规格小龙虾价格较往年略高,小规格小龙虾价格较往年下降(见图4、图5、图4)。 6). 比如安徽省,3月份4~6分钱的小龙虾价格约为20~25元/斤,7~9分钱的小龙虾约为30元/斤。 4月份价格小幅回落,小龙虾在4~6毛钱左右,在18~18毛钱左右。 22元/斤,7-9毛钱的小龙虾大约是25-28元/斤; 5-6月,4-6毛钱的小龙虾价格下跌至11-12元/斤左右,7-9毛钱的小龙虾价格约为20-20元/斤25元/斤。 与此同时,小规格小龙虾的价格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价格在4元以下的小龙虾已经长期低于10元/斤。 此外,2020年初,COVID-19疫情封锁了市场,尤其是小龙虾最大生产省份湖北省。 春季是虾苗上市、开始种植生产的季节,导致虾苗价格暴跌。 3月份安徽省虾苗初价约为15至17元/斤。 4月份跌到5元/斤,就没市场了。 但2019年同期普遍在25至38元/斤,供大于求。

图4:2019年、2020年安徽省小龙虾价格变化(元/斤)

图5:2020年湖北省潜江市青壳小龙虾价格走势图(元/斤)

图6:2019年、2020年江苏省小龙虾池塘价格统计(元/公斤)

(二)市场消费情况

2020年,在COVID-19疫情初期,由于疫情封锁市场,小龙虾的市场流通量很小。 后来,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特别是湖北等地解封,小龙虾陆续上市,市场逐渐恢复。 但受消费者防控意识影响,线下消费疲软。 比如江西省,5月前小龙虾餐饮业同比下降70%左右。 5月份之后,同比仍下跌30%左右。 预计4月至8月,全国小龙虾餐饮门店交易量同比下降20%至30%。 不过,尽管线下消费惨淡,小龙虾对餐饮行业的渗透却在逐渐加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调味小龙虾产品大量进入快餐、中餐、夜宵店,成为市场的主打产品。商店里的热门商品。 菜肴; 其次,小龙虾与其他产品品类结合,衍生出各种创新产品,如虾汉堡、虾披萨、小龙虾火锅、虾尾盖饭等。产品创新促进了小龙虾产品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为了小龙虾的长远发展。 与此同时,线上消费异军突起。 受疫情影响,无接触购物模式因其安全、高效的购物体验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例如,江西省鄱阳湖小龙虾线上销售量约为3.5万吨,较2019年增长了一倍。目前线上消费有两种模式:一是传统生鲜电商平台,如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巨头。 通过建立直接采购基地,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前置仓,可以为用户提供快捷的配送服务。 服务。 另一个是以短视频、直播电商、私域流量等为代表的新媒体电商的快速介入。比如罗永浩在2020年4月1日的直播首秀中卖出了250吨小龙虾; 4月6日央视主持朱广权与主播李佳琪合作,小龙虾瞬间售出12500只; 4月21日,盒马总裁侯毅做客头部主播薇娅直播间,600万只小龙虾被抢购一空。 “网红小镇”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海头镇,高峰期每天通过直播销售小龙虾尾约200吨。 新媒体渠道的介入,丰富了小龙虾的销售渠道,形成了仓直播、塘口行情等新的销售形式,将有利于小龙虾产业链的进一步完善和升级。

(三)市场流通情况

龙虾养殖技术视频_龙虾养殖技术视频龙虾如何养_龙虾养殖技术

近年来,小龙虾市场流通体系逐步完善。 一是主要产区建设集交易、流通、配送、仓储功能为一体的专业小龙虾交易市场,如湖北省潜江市、安徽省全椒县、湖南省南县等。 依托交易市场,在乡镇设立分拣中心或收购点,培育小龙虾经纪人,实现产地与销售市场的有效衔接。 二是冷链物流体系初具规模。 目前覆盖全国产销区域的物流公司有虾粮物流、安恒物流等。其中,虾粮物流制定了地方标准《小龙虾冷链物流服务标准》,明确了小龙虾规格、包装的要求、运输等,为小龙虾冷链物流规范发展提供重要技术参考。 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小龙虾冷链物流运输的比例并不高,大部分仍采用包装箱、加冰降温的物流运输模式。

(四)进出口贸易

2020年,受COVID-19疫情、国际贸易形势以及国内原料市场变化影响,小龙虾进出口大幅下滑。 出口量7740.95吨,出口金额7562.31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48.17%和54.98%; 进口量3761.97吨,进口金额5910.35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27.49%和25.73%(见图7、图8)。

图7:2019-2020年全国小龙虾进出口量(吨)

图8:2019-2020年全国小龙虾进出口额(万美元)

5、小龙虾品牌建设及节庆文化

(一)区域公共品牌建设

近年来,各地高度重视小龙虾品牌建设,特别是覆盖范围广、带动作用更强的区域公共品牌建设。 2020年是小龙虾公共品牌建设的爆发期。 全年新增地理标志认证商标9个(向阳小龙虾、开江小龙虾、华荣小龙虾、君山小龙虾、马家荡小龙虾、沿江众和小龙虾、含山龙虾、共青城龙虾、兴化小龙虾),全国区域公共品牌总数( (包括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已达21件。其中湖北、安徽、湖南、江苏省4件,江西、四川2件,山东省1件。 据测算,2020年小龙虾区域公共品牌覆盖的小龙虾产量约占小龙虾总产量的36.04%。此外,潜江龙虾、盱眙龙虾继续稳居区域公共品牌价值前两位。 据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钱江龙虾品牌价值为227.9亿元; 据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统计,2020年盱眙龙虾品牌价值为203.92亿元(见图9)。

图9:2019-2020年“钱江龙虾”和“盱眙龙虾”品牌价值

(二)节庆文化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后,各地纷纷举办各类节庆活动,提振当地经济,促进市场消费。 据不完全统计,共举办以小龙虾为主题的各级各类节庆活动41场。 其中,湖南、四川、安徽、江苏等省举办了27场活动。 但与往年相比,小龙虾节数量总体有所减少,湖北省全年仅举办两次活动。 此外,抗疫主题也成为2020年小龙虾节的重要元素。 扬子晚报“2020云龙虾节”号召消费者“为爱打电话、吃饭、支援湖北”; 成都百家市场举办湖北小龙虾节,推出“助力湖北经济,做出成都贡献”系列活动。 龙虾节以虾为媒,发挥文化和经济作用,促进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为当地龙虾品牌的推广和交易搭建桥梁。 因疫情防控要求,第十一届湖北(潜江)龙虾节“一节一会”经贸招商推介活动暨项目签约仪式采用云签约形式,促成58个项目签约,协议投资总额超300亿,涉及产业发展、金融服务、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多个流域。 江苏省盱眙县已连续举办第21届国际龙虾节。 依托“盱眙龙虾”,成功将土特产品节打造成江苏省第一节庆品牌,并先后荣获“中国节庆行业十大品牌节庆”称号,荣获30余项国际、国内奖项。荣获“全国示范渔业文化节(会展)”、“世界三大节庆”等国内荣誉。 借助“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这个过去默默无闻、经常被误解的苏北小县,如今已成为全国知名县。 盱眙县的开放度、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扩大。

六、小龙虾产业发展前景、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小龙虾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虾米品质优势尚未充分发挥。 由于虾米相互促进,虾米的品质一般明显优于单独种植的普通稻米。 近年来,一些地区把虾米品牌化作为提高稻虾养殖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 经过品牌建设和宣传,虾米的溢价率可以达到市场普通大米的2至3倍甚至更多。 但从全国范围来看,虾米质量宣传不够,社会认知度不高。 稻虾种植效益主要来源于水产品产量和收入的增加,虾稻的价值尚未充分体现。 二是种业体系建设滞后于生产发展。 苗种繁育主要依靠自繁,导致小龙虾种质退化、产量不稳定、成活率低、生长速度慢、体型小,影响产品质量和养殖效益的提高。 三是种植养殖模式单一,生产技术和标准化水平不高。 目前,小龙虾养殖业以稻/小龙虾综合养殖为主,主要依靠混作和连作模式。 受此影响,小龙虾集中在4、5月份上市,出现季节性过剩。 但各地种植养殖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养殖户主要依靠经验,养殖方式粗放。 稻虾技术、生境营造与水质控制技术、病害防治技术、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是仓储加工能力不足,加工技术有待突破。 小龙虾加工龙头企业少,企业加工仓储能力不足,行业规模小,对小龙虾产业稳定发展的支撑不足。 特别是去年COVID-19疫情爆发以来,仓储和加工能力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 另外,小龙虾加工产品以初加工为主,精深加工不多。 副产品大部分作为原料销售,产品附加值低。 加工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尚未成熟,加工后的小龙虾产品风味不足,影响了即食产品的市场接受度。

(2)关于小龙虾行业发展的建议

首先是加强科学规划指导。 尽管小龙虾行业在2020年受到流行病和市场环境的严重影响,但在各个地方发展小龙虾行业的热情并没有减少,而小龙虾养殖区,尤其是稻米虾养殖区,仍然有了显着增长。 所有地区都必须根据资源捐赠和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和理性地计划繁殖和区域布局的规模,并指导工业集群的发展。 第二个是加速育种行业的转型和升级。 加快小龙虾种子行业系统的建设,促进龙虾种质资源的保护,创造改进的种子研发和繁殖系统,从而深入整合行业,学术界,研究,研究,繁殖和促进,增强种子行业基础的建设以及种子行业的建设提高确保供应改善种子的能力。 大力促进高级育种模型和标准化的育种技术,例如繁殖分离和无环沟,以促进稳定的水稻生产并提高小龙虾育种产量和商业虾的质量。 充分利用稻田和其他繁殖方法的时间和空间资源,结合秋季幼苗和早春幼苗育种的技术突破,创新种植和育种模型,扩展小龙虾市场周期,并提高综合收益。 第三是加深小龙虾加工行业的发展。 支持小龙虾加工企业变得更大,更强大,并增加小龙虾的实时存储基地的构建,以便加工企业可以成为小龙虾行业发展的“调节器”和“稳定器”。 加强技术研究和开发,例如小龙虾加工质量控制,小龙虾加工副产品的全面利用以及智能小龙虾加工设备。 加强针对小龙虾的收集,存储,加工和循环的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并改善小龙虾加工产品的标准化和产品形象。 第四个是促进行业的综合发展。 我们应该增加品牌种植。 除了小龙虾产品外,我们还应注意稻米品牌的建设,增加稻米对综合利益的贡献,并巩固为种植和育种行业的长期发展的基础。 支持小龙虾种子,投入,生产设备,生产基础,加工企业,交易市场,冷链物流系统,电子商务等的同时发展。 鼓励主要,中学和三级行业的综合发展,支持工业综合发展业务实体,指导小龙虾养殖与餐饮和食品的融合,休闲旅游,农业经验,流行的科学教育等业务格式并增强价值链。

Tags:龙虾 养殖 加工 产量 同比

栏目排行
栏目推荐
热门tag
饵料 鲫鱼 鲈鱼 路亚 海钓 竞技 北京 海竿 野钓 抛竿 手竿 比赛 翘嘴 饵料配方 窝料 泄力器 遛鱼 船钓 夜钓 爆炸钩 冰钓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