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钓鱼网,请记住本站域名 www.yu81.com
以鱼为媒,以钓会友。

首页 > 资讯

海南大学海洋生物与水产学院院长谈长江禁渔:聚焦鱼类标本

admin2 2024-02-19 资讯 评论

谢松光在观察鱼类标本

“我来这里是为了海里的鱼。” 近日,在谈及三年前为何来海南工作时,海南大学海洋生物与水产学院院长谢松光幽默地说。

在海南,谢松光不仅找到了科研平台和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还培养了新的兴趣和爱好。

如果把谢松光来海南之前的科研经历分为两个阶段的话,第一阶段主要与海洋有关,第二阶段主要与河流有关。 获得博士学位后。 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日本东京大学海洋研究所工作,专注于海洋鱼类研究。 2006年加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后,专注于淡水鱼类研究。

谢松光长期从事鱼类生态和渔业资源研究,让谢松光非常关心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野生鱼类资源是一个巨大的鱼类基因库,其数量或种类的减少会带来长期风险,因此保护野生鱼类资源非常重要。”

谢松光曾参与推动长江十年禁渔计划的实施,见证了长江禁渔政策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成效。 他一直想将自己研究淡水渔业的一些经验和想法运用到海洋渔业资源的研究中。

2020年,谢松光接受了海南大学的“橄榄枝”,成为我校实验室的研究员。

尽管在渔业研究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但谢松光到海南后主动成为一名“学生”。 他通过调查、讨论、交流等方式收集第一手资料,以便在新平台上找到正确的科研方向。

海草床、红树林、珊瑚礁并称为热带地区三大典型海洋生态系统。 它们是近海鱼类的重要育苗地。 围绕这些生态系统中鱼类的利用,谢松光成立了渔业资源与环境团队。 3年内,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海南省重点研发项目多项,并入选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

“幼体是鱼类发育的早期阶段,其种类组成、分布和数量对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增殖具有重要意义。什么样的生境更有利于幼体的生长,是我们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研究。 。” 谢松光表示,希望通过深入研究,为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提供有力支撑。

在海南,谢松光不仅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科研平台和研究方向,还培养了新的兴趣和爱好。

繁忙工作之余,他经常独自开车去海边,在沙滩上晒太阳,或者在海里游泳、冲浪。 他还养成了夜跑的习惯,参加了冬春两季在海南举办的马拉松比赛。 “来海南三年多了,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年轻了。” 谢松光笑着说道。

今年9月,谢松光受学校委托,担任新成立的海洋生物与水产学院院长的重任。 他肩上的责任更加沉重。 “我学院将服务海南渔业发展作为学科建设的主方向。 这也为后续的人才引进和科研团队建设提供了指导。”

近几个月来,谢松光多次带着学院师生走出校门,与政府部门、企业面对面交流海里的鱼,了解生产一线情况,了解“卡点”了解产业发展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然后开展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 “出去交流也可以让相关管理部门了解我们科研团队的实力,为学院建设赢得更多支持。” 谢松光说道。

来源 | 海南日报

记者| 李鹏

排版| 安红丽

校对| 戴景文

评论 | 徐金草

Tags:海南 海洋 科研 渔业 水产

栏目排行
栏目推荐
热门tag
鲫鱼 饵料 鲈鱼 路亚 海钓 竞技 北京 比赛 手竿 海竿 野钓 抛竿 翘嘴 饵料配方 窝料 泄力器 遛鱼 船钓 夜钓 爆炸钩 冰钓
最新评论